竹掃把聯盟抗議扶輪社在火車站站前廣場設置超大型LED看板

2007-03-16

為了突顯扶輪社在火車站站前廣場設置超大型LED看板一事的荒缪與不當,竹掃把聯盟今天在火車站站前廣場召開記者會,並以演出行動劇方式表達嚴正抗議。竹掃把在行動劇中指出,國際扶輪社成立之後在保健、防饑與人道方面做了很多的貢獻,例如根除小兒麻裨疾病、提供教師至開發中國家的服務獎助金等,而今要在屬於文化景觀區的火車站站前廣場設置超大型7.5公尺、寬4.5公尺的LED廣告看板刊登個人廣告,違反了向來以公益服務為主的崇高精神。

竹掃把聯盟理事長陳明河指出,火車站站前廣場是新竹市的重要的文化景觀標的物,在站前廣場設置如此巨大的LED廣告看板,將對文化地景產生很大的衝擊。此外,從事公益活動不該有對價關係,依照扶輪社的規劃,只要社員捐贈5萬元,即可在LED看板刻上捐贈者的名字,並可在LED看板播放個人廣告,廣告長度依捐贈金額而定,此對價行為已經違背公益的原則,也違背扶輪社當初以公益為名捐贈看板的宗旨。竹掃把聯盟與扶輪社接觸時,該社表示日後無力製作內容,對LED看板的內容亦無力維護,這樣的說法更是不負責任。

火車站站前廣場原設計規劃者,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所副教授趙家麟指出,扶輪社捐贈設置LED看板一事,並沒有徵詢原設計者、市民與民間團體的意見,其決策過程非常粗糙;原先一度以砍樹騰出位置設立看板這樣的心態非常粗暴;至於其對文化認知,還停留在要依賴T霸式的LED看板來達成,這樣的文化思維極為粗俗。

趙家麟也指出,扶輪社設置超大型LED看板有四個不對,第一是違反台灣城鄉新風貌的精神,現今台灣城鄉新風貌的精神是減量而非增量,站前廣場好不容易才拆掉三件年久失修的獅子鐘與大型電子看板等,如今扶輪社再設置看板,違反城鄉新風貌的原則。

其次,廣場通往護城河的通道現今雖為機車停車場,但不表示永遠會是停車場,一旦將來停車場移走,此通道即可連結廣場與護城河,而設置LED看板違反了都市未來的發展性。

第三,廣場讓人從銀幕的虛擬世界中走出來,進行面對面、真實的接觸,現今設置看板等於是再讓人們走回虛擬世界,違反人與人真實交流的精神。第四,將看板設在現今的位置也沒有效益可言,因為經過實地現場勘察,廣場的設計是以火車站為視覺焦點,所有活動者均背對著看板,從火車站出來的旅客,因距離太遠,視角、視距都不對,根本不會注意到LED看板。

前新竹市文化局長,交通大學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表示,台灣近年來政府公部門積極推動社區營造,為的是鼓勵公民參與公共事務,但新竹市政府並沒有落實社區營造的精神,在火車站站前廣場設置大型LED看板一事,既沒有召開公聽會,也沒有徵詢原設計者的意見。她指出,新竹市現今得有豐富的古蹟、文物與良好的公共空間是政府公部門、民間熱心人士與團體共同努力促成的,而古蹟、文物與公共空間的維護也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並非少數人或團體能把持的,民間團體雖然有熱情,但不能成為為害文化景觀的殺手,期望市府與扶輪社與市府共同從這次事件學習。

清大教授王俊秀指出,扶輪社在1915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之後,在世界各地推動很多志願服務與社會公益,他自己到日本留學時也曾領取扶輪社的獎學金,扶輪社的公益形象早已深植人心,無需再以透過設置看板的方式來宣揚。

今日到現場聲援的古今集成書局負責人,也是竹南地區扶輪社社員黃德泉指出,他強烈反對在火車站站前廣場設置巨型LED看板,他認為扶輪社此一提案已經違背扶輪社「四大考驗」的精神,即遇事反省,...然後言或行...是否真實、是否公平、能否促進信譽友誼以及能否兼顧彼此利益,他呼應竹掃把的訴求,希望新竹扶輪社內部能儘快討論此事並停止設置LED看板。

在獲知國際扶輪社3500地區第二分區助理總監陳建銘等人籌募1000萬元,捐贈市府LED看板一事,竹掃把聯盟曾試圖與扶輪社聯繫,並提出其他多項意見或折衷方案,但完全未獲扶輪社善意回應。竹掃把聯盟除在今日召開記者會,除為了表達搶救新竹市的文化景觀與生態的決心,也希望與扶輪社產生對話,並提出可能的替代方案與扶輪社進行互動。另外,為了阻止此超大型LED看板設置,成為火車站站前廣場的視覺污染,新竹地區學術及文化界人士已於日前完成共同連署,向國際扶輪社社長W.B. (Bill) Boyd 白義德提出抗議信件,希望國際扶輪社能出面阻止此違聯合國2007揭櫫的文化景觀年的LED看板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