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
前言
新竹因盛產製作玻璃的原料-矽砂,與燒熔玻璃的能源-瓦斯,自日據時代即是玻璃產業聚集之地,惟因社會變遷,產業外移,昔日的盛況已不復存在,但新竹地區仍留存許多當年從事玻璃代工的家庭及個人工作室。
「玻璃」之所以成為新竹的特色,起源於文建會之「地方特色館」計畫,自民國八十年起,新竹市立文化中心選定「玻璃工藝」作為地方特色館的主題,除委託國立藝術學院進行特色館之規劃外,並展開田野調查、訪談、展覽、交流及推廣活動等。
民國八十四年,為配合全省民藝華會在新竹舉行,策劃舉辦了「1995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邀請國內外玻璃藝術家參與,吸引了十二萬人參觀,一舉打響了「新竹玻璃」的知名度,給在地的玻璃工作者打了一劑強心針,更擴大其視野,為此項逐漸沒落的夕陽產業帶來了第二春。
1997年在中央及地方的支持下,又舉辦了第二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再度掀起高潮,吸引了二十六萬餘人參觀,雖然活動圓滿落幕,但玻璃特色館的設計,卻因地點的一再變更而無法落實。1997年文化中心爭取到位於二號公園內之憲兵隊舊址﹙日據時代之自治會館﹚作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預定地,並獲文建會及市政府全力支持此項計畫,編列了6000萬元預算作為整修及設置經費,1999年12月1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之開幕,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正式啟用,為新竹玻璃工藝的發展,跨出了新的里程碑。
自此之後,新竹玻璃有個固定的家,玻璃工藝博物館除了常設展外,並規劃許多特展,然因空間與經費有限,活動大致以小型的玻璃藝術家個展或聯展為主。然而就城市特色的營造與宣傳的策略而言,大型藝術節的舉辦仍屬必要,況且由於前三屆玻璃藝術節已累積一定的知名度與玻璃產業的資源,因此僅管政治更迭,首長異動,仍能獲得支持並持續舉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迄今已舉辦七屆。
本文主要在探討台灣文化政策主導下,新竹國際玻璃藝術節發展之脈絡,透過參與觀察,分析推動過程發生之問題,並運用文建會委託台灣智庫研定之「永續台灣文化指標系統」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建構之「文化藝術與地方節慶評估指標」作為評估之工具,以檢視新竹國際玻璃藝術節之整體表現,根據個案之困境與缺失,提出改善與解決之建議。
歷史背景
台灣玻璃的發展約有百年的歷史,1887年陳兩成先生於台北萬華創設玻璃工廠,以坩鍋窯爐生產玻璃器皿,開啟台灣玻璃工業的濫觴。1925年新竹人廖啟成於新竹開設廖啟成玻璃廠(今華夏玻璃的前身),以生產玻璃日用品、捕魚用浮球、煤油燈等為主,奠定新竹玻璃工業發展的啟端。
由於新竹盛產矽砂與天然瓦斯,1939年日本人在新竹設「台灣高級玻璃工廠」,專門製造醫療器材、儀器等。1941年「新竹電泡製造工廠」成立,在台灣光復前後(1928-1950)時期,新竹地區的玻璃工廠仍以生產日常用品如電燈泡、醫藥儀器為主。
1954年,新竹玻璃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為當時台灣規模最大的玻璃工廠。初期以生產平板玻璃供應國內外所需,1958年 於竹東新建第二工廠,1960年成立工藝玻璃部門,模仿國畫屏風,生產噴砂玻璃,並成立中國玻璃工業研究所,培養玻璃專業人才,開啟新竹玻璃由工業邁向工藝的第一步。許多新竹玻璃業的前輩皆出於此。
1961-1979 是工藝玻璃萌芽、成長至第一波興盛期的年代,空心玻璃延續日據時代儀器類的技法而作創新,部份轉為工藝類,如裝飾用的油燈或花瓶。實心玻璃與拉絲玻璃作成的玻璃動物與聖誕飾品則開創了龐大的外銷市場,1976年玻璃代工也開始盛行,隨著訂單的增加,玻璃工廠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為了降低成本也帶動了家庭代工的興起。
1980年二次石油危機嚴重的打擊了新竹玻璃業,甚至還被列為「夕陽工業」,直到1984、1985年才在市場需求量增加下,逐漸邁入第二波的興盛期。
然而近年來隨著勞力減少,工資成本提高,國際市場資訊缺乏與同業惡性競爭下,使得市場優勢逐漸消失,到90年代,大量玻璃工廠移往大陸、東南亞等地,新竹玻璃產業再度受創。
1990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建立地方特色,鼓勵各縣市提出地方特色館設置計畫,1991年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獲准以玻璃工藝作為地方特色館的主題, 1991年新竹玻璃業者蔡松平、黃安福、林啟燦、顏丙林、王水吉等人赴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展出「浴火鳳凰」--新竹玻璃工藝之美,頗獲好評,這是新竹玻璃界第一次「去商品化」的展覽,不但鼓舞了玻璃業者,也為日後新竹玻璃工藝的重生踏出了第ㄧ步。
推動過程
自從確立「玻璃工藝」作為新竹的特色之後,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一直扮演著「推動搖籃」的角色,有計畫的進行這項傳統產業的再造工作,企圖透過產、官、學界的努力,凝聚地方共識,改善玻璃產業的體質,加強推廣教育,吸引新血加入創作行列,提升玻璃工藝的水準,開拓藝術玻璃的市場與空間,吸取國內外精華,催生玻璃工藝博物館,結合文化、藝術、觀光,朝向「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而努力。
茲將1991-2000年的推動過程簡述如下:
一、 凝聚地方共識,爭取支持
(一)進行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史田野調查,為玻璃產業尋根。
(二)蒐集完整資料,擬定具體計畫,爭取市長,市議員與上級機關政策及經費的支持。
(三)透過各種媒體宣導,強化玻璃工藝 與新竹的關係,喚起民眾認同感。
二、改善玻璃產業體質
(一)輔導成立「竹塹玻璃協會」,將原來一盤散沙的玻璃業者組織起來,透過團體制約改善過去惡性競爭的現象。
(二) 與工研院化工所合作,舉辦玻璃配料研發及技術訓練。
(三) 舉辦美學講座與研習,提昇玻璃師傅的美學素養。
(四) 帶領玻璃業者赴國外觀摩,開拓視野。
(五) 鼓勵不同技法的工作者合作創作。
(六) 鼓勵個人工作室成立。
(七) 輔導玻璃工廠開放參觀。
三、提昇玻璃藝術水準
(一)舉辦「金玻獎」玻璃藝術創作比賽
(二)辦理「竹塹玻璃接力展」
(三)應邀赴國外展覽,拓展國際視野
(四)國內國家級展覽館推波助瀾,信心大振
四、加強推廣教育,吸引新血加入創作行列
(一) 舉辦「如何欣賞玻璃藝術之美」系列課程,提昇民眾的鑑賞能力。
(二)設置玻璃工房,開設玻璃工藝創作坊,提供有興趣的民眾學習的機會。
(三)
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玻璃作為創作媒材,增添作品的藝術性。
(四)
於新竹市富禮國中開設玻璃技藝班,招收國三學生學習玻璃創作技法,培養青年學子的興趣。
(五)
協調新竹師院美教系、世界工家美工科等校開設玻璃藝術創作課程,培育新血。文化中心並提供場地與經費,作為成果發表之用。
五、舉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為邁向國際舞台作準備
(一)1995年新竹市爭取到全省民藝華會的主辦權,童市長希望文化中心辦一個大型活動來吸引觀眾,文化中心遂提出舉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的構想,並以全國文藝季之名義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爭取補助,不足部份則由市府經費及企業贊助支應。由於各界的鼎力相助,不論是在活動的品質與參與層面上,均獲得不錯的迴響,一個多月的活動期間共吸引了十二萬人參觀,成功的為新竹玻璃打開知名度,並為玻璃產業的振興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1997年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爭取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際小型展演活動計畫」之經費,再度舉辦第二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吸引了二十六萬人參觀,奠定了「新竹玻璃」作為城市特色的基礎。
1999年文化中心又再度以「國際小型展演活動計畫」之資源辦理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又成功的吸引了三十萬人參觀,並同時完成「新竹市立玻璃博物館」的設置,讓新竹玻璃的後續推展有固定的據點。
(二)選擇「玻璃」作為藝術節的理由:
1、「玻璃」是新竹最具特色的傳統產業
2、重振本土產業雄風
3、「玻璃」是未來的國際性產業新星
(三)目標:
1、激勵業者士氣,團結力量,為玻璃產業再造第二春。
新竹的玻璃產業原已被列為夕陽工業,業者間也如一盤散砂毫無組織,藉由活動的籌備,輔導成立「竹塹玻璃協會」,提供展出與行銷機會,為產業再造商機。
2、充實國人生活品味,拓展台灣玻璃產業新視野
因應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不論是一般民眾或新竹玻璃產業在視野上極須拓展國際觀。藉著「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活動的舉辦,不僅可讓玻璃業者觀摩學習,一窺國際上玻璃藝術的發展,更能使普羅大眾欣賞精緻的玻璃藝術,培養鑑賞力,充實生活的內涵。
3、促進玻璃工藝的普及化與精緻化
除了邀請國內外玻璃藝術家展示之外,「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還規劃許多學術研討會、講座、教學與示範活動,使在地的玻璃工作者與觀眾能獲得新知和新技術,對促進玻璃工藝的普及化與精緻化很有幫助。
4、塑造新竹文化的新特色與新傳統
凝聚「玻璃」作為城市特色的共識,透過「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的舉行形塑城市的節慶文化,進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為新竹帶來更多商機。
5、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設立作準備
六、籌備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奠定永續經營之基礎
(一)設置過程,一波三折
「玻璃」之所以成為新竹的特色,起源於文建會之「地方特色館」計畫,因此從1991年文建會正式核定以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無時無刻不將「玻璃博物館」的成立,視為第一要務,首先於 1992年委託清華大學社會人文研究所進行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史田野調查,接著又委託國立藝術學院林保堯教授等人進行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規劃。依據當時文建會的規定,地方特色館應設置於文化中心內,總經費一千二百萬元,由中央、省、地方三對等負擔。然而當時的新竹市長童勝男先生認為文化中心太小,希望新建一棟建築作為玻璃博物館,惟當時的文建會主委郭為藩先生不同意,於是幾經協調,決定利用正興建中的新竹市演藝廳部份空間作為玻璃博物館之用,因此規劃小組也以此地點進行規劃,1993年六 月完成期末報告後,由於演藝廳工程一直延宕,童市長擔心演藝廳承包商假藉玻璃博物館設置的理由要求延長工期,故決定玻璃博物館不設置於演藝廳內,而才剛出爐的規劃報告也從此束之高閣,玻璃博物館的地點又無著落了。
(二)玻璃藝術節,結下良緣
雖然玻璃博物館的設置遭到困難,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仍繼續推動有關玻璃的各項活動,1995、1997連續兩屆的玻璃藝術節,川流不息的人潮再度肯定新竹選定「玻璃」作為城市特色,已獲得大部份人認同。然而由於前兩屆的展場均為臨時性質,掌聲過後,就面臨拆除的命運,無法發揮經常性展示的效果,而活動辛苦蒐集來的機具、文物、藝術品也無處收藏。
正當文化中心為玻璃博物館館址煩惱之際,卻因為九七玻璃藝術節的因緣出現轉機。1997年玻璃藝術節係利用公二公園內之空軍工程聯隊舊址舉行,新竹市憲兵隊正好位於該場地的隔壁,由於假日人潮洶湧,憲兵隊弟兄主動協助指揮交通,為了感謝他們的辛勞,筆者(當時擔任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一職)親自登門道謝,並順便參觀該館舍,從隊長處得知該處原是日據時代的新竹市自治會館,即日本天皇與高級武官至新竹巡視時的招待所,而現址因屬公園預定地,已被市政府徵收,故憲兵隊正在興建新館,預計1998年十月搬遷。因此筆者向童市長提出作為玻璃博物館之用的構想,獲得支持,故於1997年五月以社區總體營造主題博物館名義,向文建會申請「新竹市自治會館設立竹塹玻璃工藝館再生利用計畫」,獲得規劃費的補助,1998年委託蒲公英文化工作室進行研究,十月完成期末報告,並獲得文建會三千萬元補助,市府另編列三千萬配合款。1999年委託江樂靜建築設計公司暨季鐵男建築師承辦建築體整建工程之設計,九月二日完成發包,由奇欣營造廠得標,而展示軟體工程則委託博物產業工作室陳國寧教授負責常設展之規劃,果庭設計公司負責施工,期間雖遭遇九二一地震,主體建築屋頂樑架受損,但在市府與施工單位的全力配合日夜趕工下,硬體整建工程與軟體展示工程只花費三個月即完工,1999年十二月十八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的開幕,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也正式落成啟用。